挣脱课程束缚 提高师生素养 萃取中外精华 搭建沟通平台
(南开大学新闻网 记者 赖鸿杰 辛文忠 摄影 任永华) 教师队伍文化修养还需提升、现代语境下文化传统要充分激活、专业学科文化内涵有待发掘、课程设置文化视角该重新审视、人格魅力让文化传承“润物无声”……
6月21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高层论坛上,来自北大、清华、南开、人大、复旦、浙大、南大、武大、中山等40所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向全国同行发出倡议:在大学教育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教育部原副部长、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周远清,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闫志坚出席论坛。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洪主持。论坛由南开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
当天,百余名师生在以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命名的大楼里,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教育中传播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
龚克认为,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来讲,将是一个很深刻很深远的话题。用他的话来说:“这不是一个赶时髦的会。”
“大学里讲文化的目的不是为了开门课,更不是为了写篇文章,甚至不是为了办一个学科。”龚克说,文化教育根本目是要从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培养中华民族的一代新人。
“文化和教育教育关系十分密切,教育更多的是文化属性,中国的高等教育要跟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相适应。”周远清表示非常支持该论坛的举办,他是推掉了当天的另外一个活动专程来南开参加论坛的,而他本人对南开的学科文化培养模式也十分认可:“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结合非常重要。”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杨光明教授介绍了化学与文化的联系。这位参加大会发言的唯一一位理科教师,与有些隔行的同行们讲述着:《天工开物》里面的化学记录,于谦《石灰吟》、杜甫《客从》等古诗中所描写的关于碳酸钙的化学反应,“百炼成钢、信口雌黄、争风吃醋、炉火纯青”等蕴含着对物质化学性质、化学现象表述的成语……杨光明认为,在专业教学中,巧妙利用这些传统文化表现,不仅利于传统文化基因的继承和发扬,也能起到激发专业学习兴趣的作用,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要从老师做起,所有学科的老师都要提高中华文化的修养,提高传承中华文化的自觉性。”龚克觉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里的渗透性,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龚克透露,南开在起草倡议的时候,“把中华文化在全体大学教师里的再学习和文化修养放在第一位”,希望借此“能走一条新的道路来”。他告诉大家自己很关心“大学教育与中国文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坦言自己很害怕“一重视就加一门必须课”。“可能从教育管理上看来是足够重视,但从学生的角度想未必效果好。”龚克说。
周远清也认为,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给学生一点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校的品位、教师的素养、学生的素质。
大会首位发言人、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的观点得到大部分与会者的认可。“学生作为文化教育的主体,要有认知,有认同,才能有全面人格的培养。”他表示,对传统文化的反省、选择、萃取,以及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资源背景之下,如何关照这个传统,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具有两面性,一面是客观的,另一面是传承,是一代又一代人把它建构起来的。”陈引弛说。
“5000年的发展,大浪淘沙,时代不断前进,世界上先进的东西不断地融合。但是,有一些糟粕也在进来。”龚克希望与会者能好好讨论到底什么是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当然,参会者并非都是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研究的。在当天下午的讨论中,第三分论坛的教师们大多更熟悉西方文化领域。安徽大学党委书记、文学院教授黄德宽在总结发言时对此充分肯定:这样才能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更好发展。
论坛紧张而又激烈,四分之三的教师早早准备了发言稿,但因时间限制,只能说其概要。他们或从或从大学体制中反思中华传统文化、或从文化经典阅读谈复合人才培养、或介绍学校传统文化工作坊和传统文化节……
大家都很珍惜此次机会,据会务工作人员介绍,因近日我国南方大雨,来自浙闽的航班多延误,一些教师在会议前四五个小时才赶到。
“教育无闲月,六月人倍忙。”陈洪为大家的热情所感动。他建议这个论坛能够一年年办下去,让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交流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和认同情况、各校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作用方面的经验特色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之中的途径方法。
“南开大学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举办一个这样的论坛,就是想通过搭建这样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共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些贡献。”闫志坚说。
而在论坛闭幕前,已经有3所高校向主办方提出要求希望明年承办。
虽然最终“花落谁家”还没有确定,但“‘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论坛的举办常态化“理所当然地写入了大家一致通过的倡议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