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青年学者聚焦“慕课时代”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张轶帆 摄影 任永华)6月20日,南开大学“学者沙龙”之青年学者论坛第三期活动在永泰红磡馆举行,数十位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参与其中,围绕本期论坛主题“慕课时代来袭——我们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交流探讨。校长龚克出席论坛。

龚克指出,近年来,慕课引起全球高等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慕课时代给教育领域注入了全新的理念,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因此发生了改变,但无论教学手段怎样变化,我们的最终目标都应落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希望大家认真思考,南开在这一浪潮中如何将网络平台上大量的资源为我所用,如何利用这一平台尝试不同的教学、考核方法,怎样利用现有慕课的丰富课程将南开的教学质量真正提高上去。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汪琼教授作了题为“认识慕课”的主题发言。她说,慕课是基于技术的精细化教学设计,短小讲授视频、穿插即时思考问题、自动判题、讨论解决问题、集成模拟练习、开放作业同伴互评是其特征。

汪琼用高质量、低成本、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化、多样化概括慕课背后的理念。在谈到慕课为什么这么火时,她引用了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一个创新如果能够得到推广采纳必须具备如下几个特征:相对优势、兼容性、复杂性、可试性、可观察性,而慕课应该就是这样一种创新。

汪琼认为,慕课给已实施学校带来的变化体现在:翻转课堂、课程长度灵活、模块化、可复用的内容、预习或自定步调、认同网上课程学分、把慕课作为预备课程、课程开“窗”,这是一种可复用的学习设计和工具,改变了人们对网络教学的看法。

在之后的互动发言环节,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刘家瑛副教授,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MOOC建设工作组成员冯雪松,我校旅游与服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院长白长虹教授,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学基础》慕课团队成员、邵超峰副研究员分别围绕“我的慕课之旅”、“慕课在北大”、“面对慕课革命,教师可以做什么?”、“环境学基础慕课制作进展”等主题作了精彩发言。

本次论坛反响热烈,文学、管理、经济、旅游、外语、数学、化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电光、计控、高等教育、泰达、图书馆等不同学科、单位的教师围绕慕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人事处、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一同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