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宏伟 王伟丞)3月17日下午,教师发展中心《美育大讲堂系列讲座“学科美”——化学》在津南校区旅服学院顺利举行。南开大学教务处处长、化学学院杨光明教授为老师们做了题为《课堂美的挖掘与运用》的精彩讲座。
首先,杨光明阐述了本次讲座的三个中心关键词:“心悦”、“欣赏”、“心欲”,并用其来描述与定义“什么是美”。进而以化学之美的具体实例解释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将枯燥的化学知识变成一种美的享受,例如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造字的艺术、chemistry在英文中具有“爱情”和“默契”含义的语言艺术、各种化学反应和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类比、化学原子分子机构的艺术美等等。在讲解中,杨光明还以中国古代科技多停留在使用而不深究作为反例,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调动学生渴求知识的兴趣;并以充满艺术感的高水平国际论文化学分子图和国际期刊的封面为例,展示了高水平化学论文与艺术的不可分割性,进一步向大家展示了化学的艺术美。
杨光明还以化学学科之美为引子,延伸出了其他各个专业的学科美。杨光明指出,无论是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学科门类“文艺史哲教经管法军理工农医”都离不开艺术和美,并鼓励在座老师在自身专业中做进一步研究,发现专业的艺术美。
接下来,杨光明教授重点阐述了课堂的结构美。他指出了目前课堂上的种种问题以及教与学的三大难题:老师们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学生们究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如何评?并认为理想的大学教育应该从使学生步入社会的敲门砖的“物理变化”转变至培养学生具有兴趣与能力的“化学变化”,授课教师善于向学生抛出问题,造成“学习的饥饿感”是教学关键。
讲座最后,杨光明还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此次讲座不但是一场化学学科美的欣赏,更是南开“公”“能”“新”育人之美的引导与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