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由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依法治校系列讲座迎来第三讲,南开大学法学院李晓兵副教授应邀以《依宪治国与法治中国》为主题展开讲座,30余名师生参与学习。
李晓兵首先以生动的图片展示了历史上重要的宪法实践,并就各个国家的宪法文本、宪法制度和宪法实践的关系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他特别分析了我国1954年宪法和现行宪法制定通过的过程。他指出,各个国家的宪法文本、宪法制度和宪法实践背后其实是各自国家独特的宪法文化,中国的宪法制度和宪法实践的发展也需要成熟的宪法文化的支撑,而这种宪法文化的形成源于我们国家人民实实在在的生活。
李晓兵特别围绕三个问题“为什么设立国家宪法日?”“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为什么开设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展开分析,他还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展示了我们国家近些年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积极努力和取得的进步。
他在讲座中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些认识和判断标志着我们国家法治理论和法治实践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宪法在我们这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他进而分析指出了我国法治发展的基本轨迹即“从依法治国到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从宪法实施到宪法权威”、“从宪法文本到宪法文化”、“从法治国家到法治中国”
他还结合自己近二十年研究宪法的体验和思考提出了对于宪法的独到的解读:“宪法即生活、生活即宪法”,这是他对于宪法的理解和情感,亦显示了他对中国未来宪法文化的憧憬、依宪治国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