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教师发展中心共组织我校200余名新入职教职工到八里台和津南校区,现场聆听各领域专家学者对于相关学科专业与中国发展关系的研究与思考。
中国发展系列讲座课程安排表
主讲人 | 时间 | 地点 | 授课主题 | |
第一讲 | 曹雪涛 | 2018.10.19下午16:00-17:00 | 八里台二主楼B206 津南公教楼C503 | 中国科学家精神与中国发展 |
第二讲 | 王先明 | 2018.10.26下午16:00-17:00 | 八里台二主楼B206 津南公教楼C503 |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及其历史反思 |
第三讲 | 朱光磊 | 2018.11.2下午16:00-17:00 | 八里台二主楼B206 津南公教楼C503 |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
第四讲 | 陈洪 | 2018.11.9下午16:00-17:00 | 八里台二主楼B206 津南公教楼C503 | 金庸与传统文化 |
第五讲 | 盛斌 | 2018.11.16下午16:00-17:00 | 八里台二主楼B206 津南公教楼C503 | 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模式与启示 |
第六讲 | 陈军 | 2018.11.23下午16:00-17:00 | 八里台二主楼B206 津南公教楼C503 | 化学与中国发展 |
第七讲 | 葛墨林 | 2018.11.30下午16:00-17:00 | 八里台二主楼B206 津南公教楼C503 | 我国物理前辈的巨大贡献 |
第八讲 | 顾沛 | 2018.12.7下午16:00-17:00 | 八里台二主楼B206 津南公教楼C503 | 感悟数学之美——从数学文化谈起 |
《中国发展》第一讲内容回顾
主题:中国科学家精神与中国发展
主讲人:曹雪涛
10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再次登上《中国发展》课程的讲台,从“两弹一星”谈起,回顾中国科学家的奋斗历程,学习老一辈功勋科学家们爱国奉献的伟大精神,明晰青年学子肩负的时代责任。
本课程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及慕课平台的400名左右师生通过真实课堂或在线直播等方式一同听课、互动。
《中国发展》第二讲内容回顾
主题: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及其历史反思
主讲人:王先明
10月26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先明进行了题为《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及其历史反思》的讲演。王先明教授从洋务运动讲起,简述了百年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三个阶段,概括了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成就及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三农”问题,进而阐述了对三农问题的历史反思。
王先明教授指出:“百年来的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每一步都是以农民、农业、农村的巨大的牺牲为代价的。现代化的成果如果与农村和农民共享,农村不会是如此境况。这一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瓶颈问题,必需面对,也必须解决。”
本课程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共计250名学生选修,慕课平台约200多名师生观看直播。
《中国发展》第三讲内容回顾
主题: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主讲人:朱光磊
11月2日,南开大学副校长、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朱光磊在津南校区公共教学楼C503,为大家带来题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中国发展的视角》的讲演。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智慧树平台三地互动,线上线下300多位师生共同上课。
朱光磊教授以中国发展,特别是中国政治发展为背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切入点,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治理观”,阐述了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
《中国发展》第四讲内容回顾
主题:金庸与传统文化
主讲人:陈洪
11月9日,陈洪教授在八里台校区,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剖析金庸小说的魅力,揭秘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哲学。本次课程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及南开慕校线上直播平台共计400多人参与。
永不“过气”的金庸
陈教授指出,从百度词条的搜索量、到畅销书排行榜、再到各大高校图书馆借阅量等等,无不证明着金庸是“武侠文学之泰山北斗”。很多影视、文学作品都受到了金庸小说“潜在的影响”。
金庸小说超迈群伦的六大法宝
1、引人入胜的故事
2、鲜活的人物、跌宕的命运
3、厚重的历史感
4、广泛而圆融的知识涵授
5、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尤其是爱情心理
6、巧妙的母题发挥
讲座中,陈教授引用金庸武侠小说作品中的例证,为大家带来一个个精彩的讲述和点评,老师和同学们也用阵阵掌声感谢陈教授的精彩演讲。
《中国发展》第五讲内容回顾
主题: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模式与启示
主讲人:盛斌
11月16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盛斌进行了题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模式与启示》的讲座。盛斌教授通过图表数据回顾了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总结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归纳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并指出了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盛斌教授指出:“中国发展模式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将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成功的一般普遍规律与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阶段性特殊目标以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鲜明政治属性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既迥异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有别于发展中国家的独特发展模式。这不仅带来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也为世界发展贡献出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中国发展》第六讲内容回顾
主题:化学与中国发展
主讲人:陈军
11月23日,南开大学化学院院长陈军院士进行了《化学与中国发展》的讲座。讲座内容包括化学的重要性、中国化学发展现状、南开的化学、对化学未来的展望四个部分。陈军教授通过详尽的数据、生动的事例讲授了化学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分析了化学研究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战略意义,鼓励同学们秉承南开传统,刻骨钻研,在化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
陈军院士指出:“化学作为中心科学,引导着发现与创造,推动着科学与技术进步,造福着人类社会。中国化学是世界化学领域迅速崛起的重要科研力量,而南开化学历史悠久、人才汇聚、特色鲜明、成果突出。今天的同学们要培养起真正的兴趣,扎根中国大地,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成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先行者,创造我们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本课程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共计250名学生选修,慕课平台播放次数约1500次。
《中国发展》第七讲内容回顾
主题:我国物理前辈的巨大贡献
主讲人:葛墨林
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葛墨林进行了《我国物理前辈的巨大贡献》的讲座。葛教授首先介绍了物理学科的发展历史、物理的研究内容、物理与数学的关系,进而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经历向同学们讲述了我国物理前辈对中国发展作出的贡献,包括两弹一星的开发设计、核武器发展相关研究、四位核理论等。最后,葛教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学界前沿热点问题以及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鼓励大家进行交叉学科方面的研究。盼望南开大学培养出更多物理人才。
葛墨林教授指出:我国物理前辈对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爱国的情操,坚忍不拔的精神,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牺牲自己的高尚品质,永彪史册。同学们了解王淦昌,邓稼先,彭桓武等先生们的贡献,可以激发学习物理、应用物理的热情。这些著名的物理学家们,切中国家重大需求,发挥物理威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做物理艰苦,但必须有人做!
《中国发展》第八讲内容回顾
主题:感悟数学之美——从数学文化谈起
主讲人:顾沛
12月7日,国家级教学名师、南开大学数学院顾沛教授在八里台校区进行了《感悟数学之美——从数学文化谈起》的讲座。顾教授首先介绍了“数学文化“一词的由来、文化价值与使用情况。接着,顾教授具体对数学文化的内涵,比如广义与狭义的概念,数学的精神,数学的重要性,提高数学素养的方法,提高全民数学素养的重要性等进行了阐释。最后,顾教授向同学们提出了要求:在进行问题表述时要做到“具体、简洁、完整、规范”。
顾沛教授通过揭露街头“转盘摸彩”的骗局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用逻辑推理寻求确定性,如何透过现象的形式变化来探求事物的本质。
通过讲座,顾沛教授不但引导同学们领略了数学之美,还介绍了陈省身等南开数学家的求知探索精神,勉励同学们培养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努力提高数学素养,把南开的数学传统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