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ET团队战“疫”:基于O-AMAS有效教学模型的在线课程教学设计分享(第五期)

基于《大学物理》课程的线上教学反思

南开大学有效教学团队(NKET) 物理科学学院 李玉栋

2020年这个春节,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爆发,变得与众不同。疫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春节之后,人们响应国家号召:全民宅在家。127日大年初三,教育部发布大中小学延期开学的通知。同一天,南开大学发布通知: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后延,并且要求全体学生不得提前返校。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学生不返校,课程怎么办?29日,教育部发出了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于是各大网络平台/教学平台连夜开发直播功能。131日开始,各种教学平台相继开始了网络直播的培训课程,南开大学也于27日至15开展了在线教学培训。一时之间,各种直播/会议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雨课堂,课堂派,智慧树,腾讯会议,钉钉,QQ群,录制微课等等。那么对于我们的课程,哪种平台更适合呢?

No.1

雨课堂+课堂派+腾讯会议一个都不能少

经过近2周的各类培训、试用和比较优缺点之后,锁定了雨课堂和课堂派两个教学平台。为了在网络拥堵的情况下保证所有同学能够听课,同时开启腾讯会议。就这样,为医学院的大学物理课选定了课堂派直播+腾讯会议共享桌面模式,为全英文授课的大学物理基础和研究生课程选定了雨课堂+腾讯会议模式。这样选定的原因在于,对比雨课堂与课堂派:雨课堂与学校教务处合作,学生名单直接导入,不需要单独联系学生加入课堂。由于全英文大学物理基础课程包含了4位留学生,要联系他们自行加入课程,基本没有可能性,于是选择了雨课堂。但是雨课堂是PPT插件的形式,主要发布PPT格式的文件,直播也是PPT文件,不能展示动画,不能插入其他文件,发布其他类型的文件只能通过群公告的形式。开始说学堂云可以与雨课堂配合使用,但是两者的结合不畅通。学生助教缺乏使用权限,不能批改作业。而且正是由于与教务处的合作,校内将会有大批老师同时使用,开学后网络的拥堵问题必然会很严重。对于人数众多的医学院课程,从一开始就果断地放弃雨课堂,选择了课堂派。由于该课程的学生都来自于同一个学院同一个年级,比较好组织,加入课堂比较方便。其次课堂派的直播虽然分辨率不是很高,但是它在最初就使用了共享屏幕的模式,可以使用自己电脑上的任何文件,非常方便。而且课堂中的各种互动,可以随时切换,包括考勤、随机点名、抢答、互动、测试等等,布置作业、传输资料、成绩统计等等都非常方便。课堂派的直播分辨率低,其实同时也是优势:流量小,网络不至于太拥挤。课堂派和雨课堂共同的缺点是不能语音互动,与学生的交流只能通过弹幕。于是我每次上课同时开启腾讯会议:共享屏幕,这样如果课堂派/雨课堂拥堵,可以用腾讯会议弥补,语音互动也可通过腾讯会议来实现。但是由于腾讯会议没有录像功能,学生不能回看上课视频,因此每次使用腾讯会议的同时都开启雨课堂或者课堂派,这样既有视频供不能实时参加课程的同学学习,又可以弥补雨课堂和课堂派的拥堵问题,又可以使用雨课堂和课堂派的各种互动活动。经过两个多星期的实际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课程调查,学生满意度较高。雨课堂英文班大学物理基础接受调查的8人,对这种教学方式都比较满意。课堂派200人中179人接受了调查,90%以上的同学表示满意。

No.2

讲授+互动+答疑,我有我的O-AMAS

虽然大部分同学对现在的线上课程表示满意,但是大家表示还是更喜欢面对面的课程,大家希望早日回到学校,见到老师和同学,与同学一起学习。目前情况下,形势不允许,没有办法让同学们马上回到课堂。我们只能对线上课程进行精心设计,使学习效果更接近于真实的课堂。首先,线上课程在家里上,有各种干扰,而且是否上课老师也看不到。那么就需要我们设计一些线上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每节45分钟的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一样,不能全部采用讲授的方式。原因有几个:其一,全部讲授,学生注意力不可能完全集中,尤其在家庭环境下,存在各种各样的干扰;其二,即使没有外界干扰,在网络环境下,仅仅面对电脑或者手机屏幕,也很容易走神;其三,如果一节课的时间全部紧盯电脑屏幕或者手机屏幕,眼睛也会非常疲劳。因此,我们需要设计各种互动活动,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他们的目光,同时又能够让他们暂时休息一下眼睛。同时还要把握好度,活动不能过多,分散注意力。基于这些考虑,我们按照O-AMAS有效教学模型设计了线上课程。

首先,每次上课播放学校主楼的上课铃声,使同学们有一种在学校要上课了的紧迫感,这段铃声大约持续1分钟,足够将同学们从家庭的嬉戏中拉回到课堂。其次,在第一次线上课程的时候,为了拉近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次“bingo”破冰活动。第一次课程时,我的眼睛由于长时间紧盯电脑和手机屏幕,出现了红肿发炎的状况,一只眼睛几乎不能视物。不方便打开摄像头与学生互动,于是我放了一张15年前的照片,请同学猜这张照片是不是我;如果猜是,什么时候拍摄的。同学非常踊跃,通过弹幕给出了各种回答。随之,我又请同学们写一句话用来形容自己,不显示名字。我把这句话展示给大家,请大家猜这是哪位同学,由于这个课程的同学都来自同一个学院同一个年级,大家比较熟悉,很快就有人猜出了答案。一旦有人猜对,就请这句话的主人发送“bingo”的弹幕。通过这两个活动,增进了同学与老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感情,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此后再请大家发言就比较踊跃了。

每次的线上课程我都按照O-AMAS 的模式进行设计,每次课程之前想好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设计课堂活动,不过与线下的活动有所区别。通常在每一章的开始都用一个日常生活或者医学中的实际例子作为激活引入。

课程的内容。例如在物体的弹性这一章的开始,我给同学展示人体骨骼和肌肉的图片(如上图所示),请同学们讨论:人站立时,为什么能够支撑身体的重量。请大家回顾,用我们前面讨论的质点和刚体的模型是否可以解释人类的骨骼和肌肉支撑人体站立的问题。线上课程,无法像线下课程一样组织同学之间的讨论,于是我们通过随机选人,或者在腾讯会议中随机打开话筒发言。通过这一实例,学生会发现我们之前的知识不够用啦,有一种迫切想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感觉。而且这个问题与他们的专业密切相关,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目前线上教学中,多元学习部分大多是采用课前将知识要点告诉大家,请同学提前预习,或者可以在小组内微信讨论的方式完成。有些知识采用线上直播讲授的方式完成。一般课程讲授部分不超过15分钟就需要插入一项互动活动,课堂派的互动活动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课程的需要。之后例题的讲述部分,同时进行测评。一般先给大家题目,然后请大家自己先做一下,做完之后可以请所有在线的同学上传结果,也可随机点名上传解题过程和结果。然后挑选有代表性的,包括正确和错误的结果,进行点评。课程的总结则放在课后,在课堂派作业中设置3个问题,请同学回答后上传完成。对比线下课程,这些活动的完成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虽然限制多多,线上课程也有一些线下课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就像有同学反馈中说:线上课程可以无限次的回放;线上提问可以匿名,不会害羞,而且问题可以一直追问下去,不觉得尴尬;线上课程不会看不到黑板;等等。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线上课程的优势,即使回到面对面的课堂上,有些线上功能我们将仍然保留下去。

此外,在线上课程开发这段时间,我还有发现两个小的技巧希望与大家分享:第一,每次课程结束之后的答疑时间,延续直播而不关掉,同时采用腾讯会议的语音交流。这样,这段答疑也可以回放,所有同学愿意的话都可以听到。而语音交流又可以做到实时互动;第二,我请所有同学把问题发布到课堂派的话题之中,而不是直接找老师。话题中的问题,在三天之内请其他同学回答,如果不满意,三天之后联系助教回答;如果还不满意,第四天联系老师回答。这样,所有的问答全部在话题中进行,这个过程是一个同伴学习的过程,同时所有的过程呈现在全班同学面前。学生可以看到所有的问题以及所有的回答,对照自己的情况,理清概念,明确答案。

附:学生对线上课程的反馈(上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