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教学成果

 

2008年南开大学教学成果

一等奖

成果完成单位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人
化学学院 理工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程鵬、李一峻、裴利民、陶琳
化学学院 加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优秀化学人才 吴世华、杨光明、李一峻、王秋长、邱晓航、李文友、尚贞峰、于丽华
化学学院 高等化学教育系列教材建设(教材)《南开大学近代化学教材丛书(199-2008)》 申泮文、刘靖疆、乔园园、朱志昂、何锡文
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 阮文娟、朱志昂、张智慧、章应辉、许秀芳、李瑞芳、郭东升、胡同亮
化学学院 依托学科创新平台,改革综合化学实验 杨光明、何尚锦、吴世华、席真、刘育
化学学院 《有机化学》课程建设 王佰全、庞美丽、唐良富、渠瑾、王忠文、张弛、贺峥杰、周正洪
历史学院 "全国史学新秀奖"评选与"研究一实践型"大学历史教学模式创新 陈志强、张国刚、门莲凤、王利华、张思
历史学院 "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李治安、孙立群、王晓欣、赵伯雄、王利华
文学院 大学语文新形态教材与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好文章"教学模式 陈洪、李瑞山、周志强、冯大建、林晨
文学院 文科实验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应用 涂俊、高迎进、冯大建、何厚今、张树楠
外国语学院 建设英美文学精品课 索金梅、李莉、刘英
外国语学院 高级日语精读(上、下)(教材) 王健宜、刘肖云、刘伟
汉语言文化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南开模式的探索 石锋、施向东、段文菡、梁磊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专业理工复合型与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三项重要教学改革与成果 生物教学实验中心集体
生命科学学院 依托学科优势,推进微生物学课程改革与建设 李明春、刘方、牛淑敏、杨文博、刁虎欣、严冰、杨建华、魏东盛
生命科学学院 打造生物化学教材精品《现代生物化学》 黄熙泰、于自然、李翠凤
体育教学部 《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 高谊、张永荣
医学院 生理学网络资源建设和教学实践 杨卓、李静、李雷、张涛、刘瑜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现代政府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与《现代政府理论》课程建设 朱光磊、孙涛、张志红、郭道久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21世纪公共行政学系列教材建设 沈亚平、王骚、常健、金东日、谭融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发展政治学(教材) 杨龙、王翠文、柳建文、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建设科学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助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双翼齐飞 顾沛、张伟刚、李建珊、苏宜、张金红、王南林、李学潜、索海军、吴晓华
物理学院 "自制、自拟、自组、开放"的基础物理 高立模、陆文强、朱箭、孙骞、李川勇
实验教学体系和创新平台建设
物理学院 以国际接轨为导向的普通物理双语教学实践 李学潜、李川勇、宋智、朱开恩、刘松芬
物理学院 面向本科生的以学业、专业、宿舍导师为主要内容的培养体系的建立 许京军、刘玉斌、李川勇、付洪、孙骞
物理学院 以多层次的训练平台培养物理类本科生的综合素质 李川勇、李学潜、刘玉斌、余华、高立模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以精品课程为向导的环境科学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 鞠美庭、孙红文、金朝晖、李洪远、郭晓燕、聂庆华、姬亚芹、丛培芳
经济学院 创新型经济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何自力、赵春梅、王昭凤、周爱民、曲绍宏
经济学院 《计量经济学基础》 张晓峒
经济学院 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化保险人才一一"南开一澳新项目"实践成果 刘玮、赵春梅、江生忠
经济学院 经济实验教学综合改革项目 李季芳、何自力、周爱民、秦海英、涂宇清、华钧、李冰清、谢娟娟、孙佳美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适应21世纪技术发展要求,建设高质量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体系 吴功宜、张建忠、徐敬东、吴英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全方位开放实验室,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 孙桂玲、李维祥、张维、温延龙、曹慧丽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电子信息类系统性实验仪器设备的研制 张立民、隋燕、李维祥、孙桂玲
研究生院 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李靖、王成辉、和爱民、熊诗颖、韩茜、刘福森、
贾金辉
哲学系 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尝试一一世界科技文化史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改革 李建珊、闫孟伟、任晓明、赵万里、王阳、贾向桐
泰达学院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 刘彦平、刘秉镰
商学院 产学研互动的创业管理课程体系及实践基地建设 张玉利、薛红志、胡望斌、牛芳、杨俊
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崔勋、袁庆宏、李新建、杨斌、张立富、王建友、刘俊振
商学院 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公司治理专业人才研究型教学体系 李维安、周建、李建标、程新生、牛建波、武立东、郝臣、吴德胜
教务处 经济、管理、法学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沈亚平、何自力、傅士成、崔勋、刘立松
教务处 以质量工程项目孵育平台为核心,进一步推动本科教学质量建设 刘立松、金柏江、张建民、张开显、索海军
教务处 建立教务管理信息化与信息化教学的良性循环 张建民、段忠臣、吴晓华、肖伟
数学科学学院 面向未来,从提高数学素养的高度推进经济类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张效成、张阳、徐锬、李静、耿薇
数学科学学院 开设“数学文化”课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顾沛、张效成、李军、王兆军、张伦、王日生、
戴瑛、赵红梅

二等奖

成果完成单位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人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研究生公共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科研能力培养 杨谦、刘娟、高晓燕
化学学院 组织师生课余社团“化软学会”,发展新型交叉学科,培养创新型人才 车云霞、乔园园、言天英、孙宏伟、李姝、
张明涛、周震、申泮文
化学学院 化学实验中心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邱晓航、于丽华、孙雁、李一峻、吴世华、
邱平
文学院 以实效项目设计规范为教学基础深度拓“室内设计”课程创新思维与科学表现的教学方法 薛义、张品、李雨红、齐海涛
文学院 将“素养之学”贯穿编辑出版学教学全过程的实践研究 刘运峰
文学院 素质教育课程学期汇报演出 杨岚、王红、马春靓、葛毓、孟超美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陈辉、常和芳、杜卫华、雷霆霄、刘冠龙
汉语言文化学院 南开—爱大中国现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郑天刚
汉语言文化学院 《跨文化交际》课体验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祖晓梅
生命科学学院 夯实生物化学基础,打造生物化学精品课程,为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李翠凤、赵立青、马宝全、陈喜文、李登文
生命科学学院 "课堂、课下及野外实践"紧密结合的植物分类学 石福臣、阮维斌、江莎、刘春柱、刘书民
生命科学学院 建立多层面的生物化学综合实验,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 赵立青、李登文、李小菊、张宝珠、赵玉红
生命科学学院 探索理科院校开设工科类课程"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 宋存江、马挺、王淑芳、梁凤来、魏东盛
体育教学部 《体育与健康(一)》精品课程 高宝华
体育教学部 大学体育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管理与研究 杨明
体育教学部 南开大学排球课程实施"链式双螺旋"教学策略的改革成果 游红波、张永荣、张鹤、张丽、张梅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参考资料 柏华
物理学院 科研教学并举,提升大学物理教学质量 物理学院《大学物理》课程组
物理学院 材料物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孔勇发、孙同庆、李兵、刘宏德、许京军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落实"质量工程"以学生为本提高本科教学管理水平 从培芳、楚春礼、郭呈才、谢藏蛾、鞠美庭、
刘海峰、王海勇、徐准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以南开大学环境化学优势学科为依托培养本科创新型人才 孙红文、戴树桂、徐建、马小东、汪磊、张彦峰、袁有才、刘英华
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遴选特色专业坚持与行业合作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 刘胜、刘欣
经济学院 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刘重力、张伯伟、谢娟娟、张兵、苑涛
经济学院 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创新型理论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 景维民、王昭凤、何自力、张俊山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学立体化教材建设 李坤望、张伯伟、胡昭玲、张兵
经济学院 科学立体化国际金融教学体系建设 马君潞、范小云、涂红
软件学院 聘请境外专家承担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创新性实践 张波、周环、申哲、张小林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及建设 吴虹、孙冬艳、李英善、刘海员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新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教学体系与实验环境建设 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
研究生院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促进重点学科和研究生教育发展 佟家栋、李靖、王刚夫、陈雄伟、孟萍
研究生院 南开大学研究生复试实践与完善 佟家栋、申丽梅、张蕾、张延宗、刘晶平
哲学系 《数理逻辑的思想与方法》 李娜
哲学系 诡辩一一思维的陷阱〖教学参考书) 张晓芒、田立刚、王左立
商学院 《项目管理学》课程创建与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建设 戚安邦、张玉利、于仲鸣、程莉莉、焦媛媛、杨坤、杨玉武
商学院 会计课程案例教学方法体系的建设和创新 周晓苏、李莉、孟祥军、陆宇建、黄菊珊、王志红、梅丹
教务处 南开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建设 索海军、袁伟、郭全乐
教务处 加强学籍管理工作,完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张开显、王慧、曹颖
教务处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构建选拔培养高素质研究型人才新体系 金柏江、林锴、高翔、杜君、许亚楠
教务处 建立教材建设、管理、供应有机结合的教材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教材管理服务水平 刘丽珍、杜君、张艳、刘文
数学科学学院 转变观念,主动开展公共数学课外教育活动,从更高层次上推进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薛锋、张效成、戴瑛、姜作廉、徐锬

2004年南开大学教学成果等奖

一等奖

完成单位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人
国商院 回应重大现实问题的科研与教学互动的公司治理研究生培养模式 李维安、薛有志、马连福、袁庆宏、杨斌
国商院 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及教学体系创新 刘志远、周晓苏、周宝源、李姝、陆宇建
化学学院 高等化学资源库 程鵬、车云霞、张宝申、孙宏伟
化学学院 化学类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实践 吴世华、王秋长、杨光明、李文友、程鵬
化学学院 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程鵬、吴世华、朱志昂、刘双喜、裴利民
化学学院 创建名牌课程的经验一一大一化学《化学概论》 申泮文、车云霞、李姝、阎晓琦、刘双喜
环科院 大学非环境专业学生多渠道多层次环境教育模式 金朝晖、朱琳、吴世华、刁虎欣、刘文
环科院 "环境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配套改革研究 鞠美庭、朱坦、朱琳、李洪远、张玉芬
教务处 构建学生科研平台,努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刘立松、张开显、金柏江、高翔、王佳佳
南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与实践 沈亚平、索海军、王凤
经济与发展研究院 现代物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刘秉镰、王玲、白雪洁、王燕、陆岚
经院 面向新世纪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与主 佟家栋、薛敬孝、李坤望、高乐咏、张伯伟
历史学院 历史学科网络资源(素材)库建设与应用(全国十所高校集体攻关项目) 马世力、李治安、陈志强等九人
马列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 杨谦、李毅、闫孟伟、王元明、刘娟
南开大学 发挥学科优势,联合培养基础医学人才 耿运琪、刘立松、卜文俊、刘方、刁虎欣
南开大学 独立办学,紧密合作,创新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侯自新、逄锦聚、沈亚平、刘立松、袁满雪
南开大学 政治经济学(教材) 逄锦聚、吴树青、洪银兴、林岗、刘伟
南开大学 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模式 何自力、侯欣一、刘志远、袁满雪、逄锦聚
生科院 蓬勃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开放实验活动一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实践 刁虎欣、张自立、王淑芳、刘方、马宝全
生科院 本科实验内容改革与建设 生物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数学学院 文科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顾沛、戴瑛、陈汝栋、刘保泰、张吉尔
数学学院 南开大学"数学文化"课的开设及其中的素质教育 顾沛
文学院 古代汉语教学立体化改革 洪波、曾晓渝、王延栋、海柳文
物理学院 以学科建设为支撑,搭建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平台 高立模、李力勇、王玉芳、盛秋琴、许京军
物理学院 普通物理双语教学的尝试 李学潜、宋智、李力勇、刘玉斌、朱开恩
信息学院 推动教学管理现代化,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研究与实践 吴功宜、袁晓洁、郭平、宋洪生、康力
远程学院 构建立体化终身学习体系实现远程教育管理现代 张岚、陈爽、滕欣莲、徐雷、张春
哲学系 实行全程导师制,探索高水平综合素质哲学人才的培养模式 王南缇、李翔海、王新生、李国山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朱光磊、程同顺、张志红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下大力气,扎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社会心理学》课程建设新进展 乐国安、汪新建、李强、周一骑

二等奖

完成单位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人
国商院 现代项目管理学科建设与教材和教学方法改进 戚安邦、张玉利、李维安、于仲鸣、程莉莉
化学学院 理科高等学校材料化学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刘双喜、车云霞、孙波、程鵬、朱志昂
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课程建设 朱志昂、阮文娟、张智慧、章应辉、李瑞芳
化学学院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王秋长、赵鸿喜、张守民、李一峻、王京
教务处 积极探索创新推进教学管理与教学环境的信息化、网络化 张建民、段忠臣、吴晓华、王佳佳、肖伟
教务处 依法治校与大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 沈亚平、王慧、季纳新、董向芸、韩光兰
经院 货币银行学(教材) 张尚学、马君潞
经院 保险本科双语教学体系下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刘玮等
经院 西方经济学网络教学平台 刘骏民
经院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教材改革与创新研究 李志辉
成果
经院 “经济学名著导读及论文写作”课程改革与创新 何自力、张俊山、景维民
历史学院 “中国古代后期史”课程教学改革 王晓欣、王利华、李治安
数学学院 开发网络资源深化网络教学 高敏芬、向兵、袁拓、温媛
泰达学院 全方位打造优异的教学环境培养与时倶进的复合型人才 向曙、董荣凤、杜长有、梁健、徐丹
外语学院 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 王宏印
文学院 语言学论坛 马庆株、曾晓渝
文学院 以小型学术论文写作促进研究性学习--写作课教学方法改革新模式 徐江
文学院 坚守学科优势追求持续发展--编辑出版学科专业化与社会化教改创新 赵航、何平、罗德荣、余才林、刘畅
文学院 综合性大学素质教育系列中音乐教学模式新探索 孟超美、岳英放、何洪禄、常晓静、李莉
物理学院 《原子核物理基础-核子与核》(国家级重点教材〉 宁平治、李磊、张小兵、罗延安
物理学院 深化科学素质教育培养高水平物理人才 李川勇、李学潜、李乙钢、高立模、宁平治
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类专业系统性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李维祥、张立民、隋燕
信息学院 探索文科计算机教育的新局面 沈琴婉、王娟、张健、高裴裴
医学院 在解剖学教学中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探讨 车永哲、刘文
远程学院 在开放理念下的远程教育教学技术支持系统 徐雷、施莺莺、郭洁、李宪祥、张春
哲学系 金融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于一体的“世界科技文化”课程建设 李麵
哲学系 美学本科课程建设 薛富兴
职业技术学院 校企联合办学培养实用人才-拍卖典当专业的建设与实践 权新、杨清海、苏利春、王明、王晓岚

三等奖

完成单位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人
生科院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体 陈德富、李小菊、张宝珠、蔺宝珠
成人教育学院 调整课程结构,深化成人教育改革 侯旭辉
研究生院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动我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 王刚夫、陈雄伟、赵金瑛、孟萍、熊诗颖
文学院 “雕塑与陶艺”所构建的立体思维对未来的“艺术设计”教学之影响 李军
国商院 巿场营销管理(教材) 吴晓云、许晖

2000 年南开大学教学成果

等奖

成果完成单位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人
化学学院 《化学元素周期系》多媒体教科书软件(教材) 申泮文、林少凡、车云霞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培养环境科学高素质人才的试点 戴树桂、金朝晖、庄源益、朱坦、朱琳
数学科学学院 高标准、多角度地做好数学“基地”的管理和建设 顾沛、周性伟、王公恕、梁科、胡国定
法政学院 立足课堂,教研结合,面向社会,提高教学质量-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建设 乐国安、汪新建、李强、周一骑
物理科学学院 努力进行“基地”、“211工程”建设,构建近代物理实验新体系 高立模、王玉芳、李川勇、周文远、蓝国祥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信息电子类高级层次实验教学改革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实验 李维祥、王繁珍、贾香鸾、杨文霞、李文臣
化学学院 《有机化学》(第一、二、三版)教材 汪小兰
生命科学学院 本科教学实验室新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实践 刁虎欣、王淑芳、王锐、侯文强、陈磊
经济研究所 巿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 谷书堂、逄锦聚、陈宗胜、周立群、柳欣
南开大学教务处 南开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单位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 袁满雪、沈亚平、杨桂华、索海军
中文系 计算机语音分析和教学系统 石锋、朱思俞、陈洪、彭刚
南开大学教务处 具有南开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逄锦聚、沈亚平、杨桂华、索海军
研究生院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动全校学科发展与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 云希勤、王刚夫、王勇、冯胜健、张树香
数学科学学院 培养高水平研究生、攀登世界数学高峰 侯自新、吴荣、龙以明
化学学院 加强基地建设,培养高层次优秀化学人才 吴世华、朱志昂、闫世平、裴利民、郑书良
经济学院经济学系 面向二十一世纪理论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何自力、江曼琦、景维民、李玉峰、叶红炎
经济学院经济学系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现代资本主义实际,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 魏埙、高峰、张彤玉、陈英、张俊山
体育教学部 《大学体育实践教程》(修订版) 薛德辉、赵士杰、刑纯贵、杨向东
历史学系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研究 刘泽华
哲学系 南开大学哲学系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体系改革 陈晏清、闫孟伟、周德丰、翟锦程、严正

二等奖

成果完成单位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人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理科)本科生开放式育人模式的探索 张自立、冯小品、刁虎欣、吴秀英、谢桂玲
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经济学 李平、佟家栋
历史学系 中国社会史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冯尔康、常建华、孙立群、阎爱民
     
南开大学教务处 优化课程评估体系,以评估促进课程建设 刘立松、王慧、张建民、张开显、夏玉珍
数学科学学院 积极推进代数与几何类课程体系的改革 孟道骥、顾沛、梁科、邓少强、白承铭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环境化学》 戴树桂、岳贵春、王晓蓉、田世忠、陈甫华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创立精算本科教育体系,培养国家急需专业人才 李秀芳、肖茹芸、江生忠、孙佳美、李勇权
体育教学部 艺术体操教学改革与实践 冯永丽、刑纯贵、赵士杰、吕乃玉
外语学院 曰语系教学科研管理体系与竟争机制的创建 王健宜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丁军、吕祖明、李建松、杨晓玲、陈弘
国际商学院南开大学中心 南开大学教学改革及教材建设 李维安、张玉利、戚安邦、范秀成
化学学院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秋长、吴世华、赵鸿喜、朱志昂、袁满雪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综合改革与实践 黄亚楼、袁晓洁、王秀峰、刘景、陆志才
中文系 关于中文基地"分流"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之研究 陈洪、许祥麟、乔以钢、李瑞山、肖胜利
国际商学院 《旅游学概论》(修订版)第四版 李天元
汉语言文化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 卢福波
数学科学学院 在“泛函分析”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优秀学生 定光桂
经济研究所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刘佛丁、王玉茹、赵津
哲学系 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中国逻辑史" 课教学成果 崔清田、田立刚、翟锦程、王左立、张斌峰
物理科学学院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吕可诚、吕福云、盛秋琴、房芳、李乙钢

三等奖

成果完成单位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人
研究生院 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简介 王丽芳、张斗旺、薛牧、魏东辉、刘福森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模拟电路基础 秦世才、贾香鸾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公共计算 建设适应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开放实验室 沈琴婉、刘振宪、王津涛、刘爽、周环
医学院 医学分子遗传学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中的探索 朱天慧、许德新、张立冬、刘志霈、张杰
法政学院 以评促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社会科学概论》课程建设经验 彭华民、杨心恒、侯均生、赵万里、陈钟林
物理科学学院 晶体结构几何学基础及其验证-多媒体课件 李冠告、郭振亚、朱亚平、王宏根、李兵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于自然、凌启阆、黄熙泰、马保全、李翠风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统计学 杜荣骞
经济学院 世界经济概论 陶继侃、姜春明、佟家栋、高乐咏、董书慧
化学学院 立足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改革有机化学教学 胡青眉、张宝申、曹玉蓉、唐良富
内容和方法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实验课的建设 陈吉象、吴忠华、陈学民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强化实践性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赵春梅、白云龙、李秀芳、姜秋萍、萧芸茹
历史学系 发挥重点学科优势,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陈志强、张国刚、王富春、哈全安
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公共计算 《计算机基础与C∕C++程序设计》课程建设 朱耀庭、杜藏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绿色)课程教育及CAI课件的开发 朱坦、朱琳、傅学起、鞠美庭、王禾
外国语学院公共英语教学部 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初探 董红梅
国际商学院 MBA核心课程《管理经济学》教学改革 李国津
外国语学院公共英语教学部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崔晓红
经济研究所 价格指数概论 曹振良、彭贞媛、张保生、高晓慧
物理科学学院 X射线衍射实验教学 朱亚平、李兵、秦巨光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思想品德教学部 把握特点更新观念拓宽渠道改进方法-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傅佩缮、武东生、平章起、徐曼、张长虹
医学院 基础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与现代化 张海丽、张京玲、李静、张岩
东方文化艺术系 以文化全球化的开放意识,建构21世纪东方美学教育模式 彭修银
外语学院 英语中级阅读课程 李丹红、郝蕴志、臧立强
法政学院 公共行政系列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沈亚平、王骚、尹艳华、李瑛
医学院 局部解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刘文
数学科学学院 计算实验室实验教学管理与改革 眭洁、郭振远、温媛、袁拓、高敏芬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提高 庄源益、袁有才、张振家、谷文新
南开大学教务处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季纳新、邸亚军
南开大学教务处 规范成绩数据建设,实现全校计算机管理 张建民、段忠臣、康力、荆克迪